业界新闻
俄专家文章:化解地区冲突(tu)需建立全球安全架构,美国,俄罗斯,国家
2024-12-05 15:18:37

参考消(xiao)息网11月26日(ri)报道俄罗斯外交和(he)国防政策委员(yuan)会网站11月24日(ri)题为《全球化的暗面》的文章,作者是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(zhu)任安德(de)烈·科尔图(tu)诺夫。文章摘(zhai)编如下(xia):

弗拉基米尔·普京(jing)在11月21日(ri)的声明中指出,乌(wu)克兰方面对俄罗斯领土(tu)使用西方远程高精度武器系统,如果没有制造国军事专家参与是不可能做到的,这使得正(zheng)在持续的冲突(tu)“具(ju)有世界因素”。也就是说,目前的作战(zhan)行动不能再被(bei)视为俄乌(wu)冲突(tu),甚至不能被(bei)视为重大的欧洲(zhou)地区战(zhan)争。在越过又(you)一条(tiao)红线后,以乔·拜登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走上了与俄罗斯军事对抗全球化的道路。

这种(zhong)全球化在实践中意味(wei)着什么?首先,冲突(tu)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参与者都无法躲在安全之处,任意向其(qi)中一方提供远程军事支持。与大国过去参与的地区冲突(tu)相比,这是一个全新的现实。在21世纪,地理位置不再像以往那样(yang)在战(zhan)争中起决定性作用;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一个尚未被(bei)充分(fen)理解的后果是,地区冲突(tu)和(he)全球冲突(tu)之间的界线彻(che)底模糊了。

这条(tiao)界线曾经是全球战(zhan)略(lue)稳定的基础(chu)之一。上世纪下(xia)半(ban)叶,苏联(lian)可以协助(zhu)朝鲜或越南对抗美国,而不必担心与华(hua)盛顿发生不可避免的直接军事冲突(tu)。苏联(lian)对河内的支持不妨碍(ai)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(de)·尼克松1972年5月访问莫斯科,就缓和(he)关系举行谈判(pan)并签署《限(xian)制战(zhan)略(lue)武器条(tiao)约》。同样(yang),美国可以帮助(zhu)阿(a)富(fu)汗“圣战(zhan)”者与苏联(lian)对抗近10年,而不用担心冲突(tu)升级到全球层面。大约40年前,五(wu)角大楼还在考虑“有限(xian)核战(zhan)争”的设(she)想,即把苏美战(zhan)场限(xian)制在欧洲(zhou),不波(bo)及美国本土(tu)。

如今,随着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发展、传统国际等级制度的削弱、政治家对变幻莫测的公众舆论日(ri)益依赖,以及世界上最遥远的国家和(he)地区之间日(ri)益紧密的相互(hu)联(lian)系和(he)相互(hu)依赖,把一场重大冲突(tu)控制在地区范围内几乎成了不可能完(wan)成的任务。不仅是乌(wu)克兰这一例。同样(yang),中东的任何重大冲突(tu)都将不可避免地把本地区大国和(he)主(zhu)要的非(fei)本地区大国拉入其(qi)轨道。

正(zheng)在发展的军事技术全球化改变了人们对国家强弱的传统认识。美国的地理位置和(he)在遥远海外拥有的众多桥头堡过去是其(qi)明显的地缘(yuan)战(zhan)略(lue)优势,今天的情(qing)况却恰恰相反。美国在80多个国家的近800个军事基地,为各种(zhong)规模和(he)形式(shi)的打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广泛潜在目标。

如果一场冲突(tu)包含一系列“世界因素”,就不可避免地要在全球层面去解决它。仅靠莫斯科和(he)基辅之间的双边协议无法实现稳定和(he)可持续的和(he)平。彻(che)底化解冲突(tu)的前提是建立全新的安全架构,不仅是地区性的(欧洲(zhou)),而且是全球性的。

这项任务看起来过于宏大,在可预(yu)见的未来难以实现。然而,新架构的总体轮廓(kuo)已经逐渐显现。金砖国家峰会10月23日(ri)通过的《喀(ka)山(shan)宣言》不仅概述(shu)了未来全球安全的一些要素,而且进行了相当(dang)详(xiang)细的说明。

如果说在经济(ji)、金融甚至文化领域,全球化进程至少一部(bu)分(fen)是可逆转的,那么在军事技术和(he)政治军事领域,“去全球化”根本没有令人信服(fu)的方案——随着时间推移(yi),国际安全在地理上的不可分(fen)割(ge)性正(zheng)变得越来越清晰和(he)无可争议。在考虑这一领域的决定时,对全世界安全负有最重大责任的大国领导人应(ying)该从一开始就考虑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全球后果,不仅是短期(qi)后果,还有长期(qi)后果。否则,人类的集体自杀只是时间问题。(编译(yi)/魏良磊(lei))

? ? ? ? ? ? ? ?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