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消(xiao)息网11月26日(ri)报道俄罗斯外交和(he)国防政策委员(yuan)会网站11月24日(ri)题为《全球化的暗面》的文章,作者是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(zhu)任安德(de)烈·科尔图(tu)诺夫。文章摘(zhai)编如下(xia):
弗拉基米尔·普京(jing)在11月21日(ri)的声明中指出,乌(wu)克兰方面对俄罗斯领土(tu)使用西方远程高精度武器系统,如果没有制造国军事专家参与是不可能做到的,这使得正(zheng)在持续的冲突(tu)“具(ju)有世界因素”。也就是说,目前的作战(zhan)行动不能再被(bei)视为俄乌(wu)冲突(tu),甚至不能被(bei)视为重大的欧洲(zhou)地区战(zhan)争。在越过又(you)一条(tiao)红线后,以乔·拜登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走上了与俄罗斯军事对抗全球化的道路。
这种(zhong)全球化在实践中意味(wei)着什么?首先,冲突(tu)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参与者都无法躲在安全之处,任意向其(qi)中一方提供远程军事支持。与大国过去参与的地区冲突(tu)相比,这是一个全新的现实。在21世纪,地理位置不再像以往那样(yang)在战(zhan)争中起决定性作用;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一个尚未被(bei)充分(fen)理解的后果是,地区冲突(tu)和(he)全球冲突(tu)之间的界线彻(che)底模糊了。
这条(tiao)界线曾经是全球战(zhan)略(lue)稳定的基础(chu)之一。上世纪下(xia)半(ban)叶,苏联(lian)可以协助(zhu)朝鲜或越南对抗美国,而不必担心与华(hua)盛顿发生不可避免的直接军事冲突(tu)。苏联(lian)对河内的支持不妨碍(ai)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(de)·尼克松1972年5月访问莫斯科,就缓和(he)关系举行谈判(pan)并签署《限(xian)制战(zhan)略(lue)武器条(tiao)约》。同样(yang),美国可以帮助(zhu)阿(a)富(fu)汗“圣战(zhan)”者与苏联(lian)对抗近10年,而不用担心冲突(tu)升级到全球层面。大约40年前,五(wu)角大楼还在考虑“有限(xian)核战(zhan)争”的设(she)想,即把苏美战(zhan)场限(xian)制在欧洲(zhou),不波(bo)及美国本土(tu)。